下面一起跟小编来看看"岩茶烘焙工艺的变化"的具体详细信息吧!

随着岩茶产量的不断增加,科学技术的发展,传统的“炭焙法”,虽然仍被广泛应用,但是已悄然发生了很大的变革。

1、功用发生变化。

现今的“炭焙”主要用于干茶的“吃火”、“炖火”,极少用于“走水焙”(即焙湿茶索)。

这主要是茶叶产量增多和木炭日显匮乏、且价日高。

2、焙窟大小发生变化。

以往的焙窟一般直径为40cm,深度20cm;现今焙窟直径多为50cm、深度25cm,最大的直径55cm、深度35cm。

现今的焙窟放炭量一般要30来公斤,特大的焙窟放炭量达40来公斤。

3、焙笼大小发生变化。

焙笼,就是用竹篾做成的束腰圆柱型焙茶工具,腰中隔放焙筛。

以往焙笼一般高为62cm、圆直径38cm;现今的焙笼一般高63cm、圆直径45cm。

高度差不多,圆直径则大了7-8cm,这主要是因为焙窟增大而适应之。

4、焙筛的形状发生变化。

焙筛是搁置于焙笼腰中,盛放茶叶的工具,都是用竹篾为原料。

以往的焙筛都是平面、细孔(一般孔2-3mm见方)、框边高约3cm;现今的大多用中间隆起的焙篦。

5、打焙的方法发生变化。

以往打焙、做焙形,是把放入焙窟燃烧后的木炭用焙铲打细粒,堆成圆锥形,然后用炭碎末填满表面空穴,再盖上细灰。

除“走水焙”之用者,可略见明火外,焙精茶之用者,则用灰完全盖严,不能见到火星。

这种焙叫“暗焙”。

6、焙茶用时长短发生变化。

以往焙精茶都要先行“走水气”,此间火力不能高,还要略开门窗,以驱除水气。

这段时间大约要占整个焙时的一半。

现今很多人则是先用烘干机先“拉一趟”,以驱除水气,然后再用炭焙“吃火”或“炖火”。

7、翻焙方式发生变化。

以往的翻焙方法,一般都是移下焙笼,用双手直接翻动茶叶。

现今因为很多人采用篾条编成的螺旋式焙篦,这种焙篦较之焙筛更粗硬,所以翻焙时大多把茶倒入竹篾编成的软篓,然后先后提抖四角,翻抖茶叶,再倒入焙笼铺摊后继续上焙,此法不用手直接拨弄,较不易弄碎茶叶。

8、测温的方法发生变化。

以往都是用手背贴住焙笼下端,靠感觉测温。

一般是手背能贴住的为低温,贴一会即感烫手的为中温,难以贴住手背的为高温。

也会因人而产生差异。

好了,这次对于"岩茶烘焙工艺的变化"这个主题就暂时分享到这里,希望看完这篇文章你能有所收获!

如果你有"岩茶烘焙工艺的变化"这个内容相关问题或者疑问可以留言,我们将不断努力完善信息。 收藏